一般所稱的前科記錄,都是刑事犯罪。有前科記錄的人,不能開計程車,有些公司也不願意聘請這樣的人。婚姻記錄充其量只是會登記在戶口名簿的記事裡,但它的威力,與前科記錄不相上下。
「為什麼離婚?」大部分的人第一個問題都是這個。「有小孩嗎?」通常女生都會關心自己是不是要當別人的後母。「很高興認識你,但我們不適合」。
其實有八成的女性聽到男生離過婚,主要反應就是兩個問題,跟一句謝謝的結尾。心裡還有的問號是:「婆媳關係不好?」「經濟能力出了問題?」「有人沒辦法生育?」
或者最常見的就是「有外遇嗎?」「男生打人嗎?」
以上都是離婚常見的原因,但如果對方還會繼續追問,通常代表她對你還有一定的好奇心,假如她都不聊,只有很小的機率是她不在意,但天底下沒有這樣的人。
即使男女朋友分開了,新的對象也會想知道前任為了什麼離開的,然後拿出自己的尺,量一下自己的尺寸適不適合對方。
「你是台南人啊?」『我是台北人,後來搬去台南的』J先生每次要解釋自己遷徙的原因都很不耐煩。
J先生在美國待過一陣子,鮮少有美國人出生跟工作都在同一個地方,所以美國人都會花點時間解釋自己是在哪出生,父母親是哪裡人,而自己為什麼會到現在這個地方,美國人通常不太願意說,但通常是為了工作。
「喂!你有在聽我說話嗎?」W小姐看J先生已經出了神。『喔喔,就我媽是台南人,所以小時候後來就搬回台南了』。「那你們家公司在台南囉?」『對的』「那你為什麼在台北工作?」『我對家裡的事情沒興趣,只想做我自己的事,等哪天走投無路了才會回去』「所以,你會繼續住在台北囉?」W小姐拿茶杯遮住了自己張口的嘴。『我想應該是吧,會住在離我公司近一點的地方』。「那…」W小姐依舊沒把杯子放下。「你們房子是自己買的嗎?台北、台南都是嗎?」
J先生對這些問題見怪不怪了,他覺得自己就像老師,每個學期或每年都要一直教重複的東西,或講一樣的事情。
『台南是自己買的,台北的房子是租的』「所以…」「有可能結婚後要回台南住囉?」W小姐試探著。「可是,我不想離我媽媽太遠」但她其實沒有打算要跟著去台南。『妳不是有兄弟嗎?』J先生某些想法仍然有點傳統,不過他其實也想留在台北。「唉呀,可是我就想常回去看我媽,這樣孝順不是很好嗎?」
J先生點頭稱是,心裡盤算著下一個問題要怎麼回答。「還有啊,我聽說台南人嫁女兒都要很多嫁妝?」『哦,對啊,我媽當初嫁到台北買了一層華夏』。「是喔,可是我是台北人,應該不用遵循這個傳統嗎?」J先生哈哈大笑了起來,『這什麼年代了哪有這種事情?』
「我媽說把我養大就是最好的嫁妝了!」W小姐提高了音量。
J先生心想:是啊,把妳養大真的很不容易。我媽養我就毫不費力。對話還輪不到J先生問W小姐的日常生活習慣,對話就結束了。
「我以為你開BMW或LEXUS呢?」『哦,沒那麼好命』。在送完W小姐回程的路上,J先生想起前陣子看到的精神病院的實驗。
一位教授把一群正常人匿名送進精神病院,請他們診斷是否正常。結果醫院認為他們全部都有精神病,教授於是公開這份計畫,明白表示醫院的診斷技術有問題,醫院不甘示弱,請教授再送人進來,一定能發現真正的精神病患者,於是教授又送了一批人進去。幾個月後,醫院真的找到了幾位精神病患,並自豪自己有多麼可靠。教授回應了「其實我根本沒有送人進去」,醫院又打了自己一巴掌。諷刺的是,醫院裡原本的精神病患,卻始終堅持這些人都是正常人,都是假裝的。